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危害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干细胞对人体的好处和坏处)

来源:网络 作者:四川健康网 更新时间:2022-05-07 点击数:

原标题: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危害?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今天是世界献血者日。“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是2018年世界献血日口号。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指出,我国在无偿献血总量、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血液质量安全水平、血液报废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今年1-5月份,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增长,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96.5万,采血量达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随着自愿无偿献血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献血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血液常识的了解日益加深。但由于受我国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影响,人们对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仍存在疑虑和认识上的误区。献血会不会伤元气?会不会伤害身体?今天就详细的和大家说一下!

献血会不会伤元气?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表示,献血伤元气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肌体中的血液,是每天每秒钟都在进行代谢,总有一部分细胞会代谢衰老死亡。献血量比总血量比不超过10%,是不会损伤健康的,所以这个担忧也是不必要的。

哪些人可以献血?

我国《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男性体重在50公斤,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

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梅毒、艾滋病及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禁止献血。对于血液安全存在高危险行为的(如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吸食毒品等)不宜献血。

‍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 8%,约为 4000-5000 毫升。平时 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当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一次献血 200 毫升~400 毫升,只占总血量的 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所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也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功能。

献血是否会得传染病?

只要到正规的献血站去献血就不会有这些风险,因为正规的血站都是采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采血工具的,献血前后都会对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 ,使献血和用血的安全性均大幅提高。所以说正规渠道的献血完全是杞人忧天。

献血量多少为宜?

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捐献全血的间隔时间应满6个月。

献血有哪些好处?

1.医疗用血的优惠。

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5倍的血液,十年后免费使用献血量2倍的血液;累计献血超过1000毫升的献血者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的配偶及直系亲属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可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2.适量献血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产生出更多的新生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3. 适量献血可预防心脏病。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调查研究发现,从不献血者比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

芬兰的一项研究显示,对2682名42-60岁的男子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两年内至少献过一次血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未献过血的人低86%。

4.定期献血可降低血脂,延缓衰老。

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

定期献血,可减少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黏稠度下降,有利于改善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状态,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5.适量献血可减少癌症发生率。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在过去的70年中对14000人的血样进行了调查,最近得出结论,体内铁质过多,患癌症的几率就会提高。

而献血后,排除了体内过量的铁元素,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

未来医学提醒您:献血前应该注意什么?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不要服药。

3.献血前食物以清淡素食为主,不能饮酒,避免吸烟。

4.保持睡眠充足,避免剧烈运动。

未来医学提醒您:献血后应注意什么?

1.献血完毕,针眼处要压迫5-10分钟,避免血液渗出。

2.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

3.运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参加运动及通宵娱乐等活动。

4.饮食营养要适中,勿暴饮暴食。

所以献血其实没那么恐怖,只要把握好量,去正规的医院,正常献血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赶紧转给那些怕献血的人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可关注:未来精准医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本文标题: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危害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干细胞对人体的好处和坏处)

本文链接:http://m.p2cp.cn/ganxibao/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