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干细胞是如何直达病灶的?
知道干细胞可以治疗疾病的人心中可能都会又一个疑惑干细胞进入我们的人体后去哪了?他能到达我们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吗?今天这篇文章就带您解开心中的疑惑。
目前干细胞主要 通过两种方式进入我们的人体,一种是静脉回输一种是局部靶向。无论那种方式干细胞都会准确到达人体病灶并开始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归巢作用和记忆功能。
干细胞的归巢作用
干细胞能够用于治疗的原理除了增殖以及定向分化能力外,起重要作用就是归巢效应。干细胞可以自己找到自己的“家”,而这个家是适合她自己生存的地方,就像自带导航系统一样,永远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巢”。内源或外源的干细胞可以在外周血中“溜达”一圈后,寻找到并进入微环境适宜的“niche(干细胞巢)”中并定居其中,安居乐除了造血干细胞之外,干细胞的归巢性主要是指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2009年,Krap等建议将“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定义为:MSCs在目标组织的脉管系统里被捕获,随后跨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至目标组织的过程。大量研究发现,当机体缺血、缺氧、损伤时,机体内或者外源性MSCs具有向损伤部位优势分布的特质。
干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经研究发现,干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它可以记住曾经发生的损伤,并储存创伤和炎症的记忆。干细胞常常与免疫系统合作利用这些记忆来改善组织对后来的损伤和致病性攻击的反应,从而促进新的伤口的愈合。伤口或其他有害的触发炎症的经历会给驻留在皮肤中的上皮干细胞带来持久的记忆,让它们更快地愈合随后发生的皮肤损伤。这些补充皮肤外层的上皮干细胞从炎症中获得线索。
初始的炎症让这些干细胞变得敏感:当它们再次感知炎症来临时,它们更快地作出反应。干细胞的记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短暂刺激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反应;对同一因素的二次刺激具有更加强烈的反应;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反应。干细胞在同一因素的二次刺激下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应。
纽约大学的免疫学家苏鲁蒂·奈克研究了有关皮肤及其他组织干细胞记忆损伤和炎症的关系。2017年发表在《自然》论文中所描述:如果小鼠身上的皮肤斑块发炎并愈合,那么那个部位的伤口愈合速度将是原来的2.5倍,这种效果可能长达6个月。在实验中保留在干细胞中的记忆大有益处,因为它调节细胞使其在伤口愈合和再生方面更强大。
干细胞具有类似免疫细胞的短期记忆功能,表现在对短暂刺激维持较长时间的反应。干细胞记忆功能特点,可以用不同的因素处理,强化其治疗特异性组织损伤或疾病的活性。
干细胞靠着这两大特性可以直达病灶和疾病展开搏斗,但目前干细胞所治疗的病种还是有限的,还需要我们的医学工作者为干细胞开发出更多的功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