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六旬患糖尿病母亲放弃治疗救尿毒症儿子图

来源:网络 作者:四川健康网 更新时间:2022-06-25 点击数:

原标题:唐山六旬患糖尿病母亲放弃治疗救尿毒症儿子图

母子连心

家徒四壁,唯一的电器是亲戚送的

房顶檩条暴露

儿子用的药

儿子读的书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纪哲)唐山迁西县一患糖尿病15年的母亲近日毅然放弃了治疗,全力挽救已经身染尿毒症的25岁儿子的生命。“我儿子还那么年轻,只要能挽回他的生命,我自己不算什么…………”老人期盼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救救自己的儿子。

陷入困境一家人

老人名叫王金美,今年60岁,家住迁西县兴城镇陈庄子村。近日,记者来到了这个小山村。这是一个纯山区村,街道房屋等显得狭小局促。走进老人的家中,只见家徒四壁,就连最简单的墙白都没有刷,屋顶的檩条都暴露着,屋子四处漏风,在数九的冬日里显得寒意袭人。“前些天冷的时候,屋顶冷得结冰,太阳出来时屋子里直滴水。”老人说。

记者来到时,老人的儿子王鹏蜷缩在靠南窗旁边一个单人床上的破旧棉被里,脸色又黑又黄。王鹏今年25岁,身高1米78,长得一表人才,病倒前人见人夸。2011年王鹏总感觉腰疼、没劲,经诊断是慢性肾炎,由于家庭条件有限,这些年来一直靠吃中药治疗。2014年,王鹏全身肿得不成样子,送医院确诊患上了尿毒症,目前只能靠血液透析度日。

15年前王金美就得了糖尿病,她说现在眼睛都快看不见了。“现在每天做饭我都看不到,不知道饭菜是咸了还是淡了。”母亲只知道,现在儿子吃得越来越少了,不论米饭还是面条,每次只吃一小碗,现在变得又干又瘦,营养不良。今年夏天时儿子体重还有足足70公斤,短短几个月,现在已经下降到仅有110斤。

王鹏的父亲今年65岁了,还在张家口给一个单位看大门,老人岁数大了,总感觉力不从心,前两年又摔了一次,一直也没有治好,所以经常腰疼,干不了力气活。老人想留在家里歇息一下,也可照看一下家里,可家人和亲戚们都劝老人,现在家里最缺的是钱,虽然出去挣得不多,但这些钱对这个家庭来说太重要了,可以给儿子做好几次透析呢。

家里条件不好,这些年来,一直靠亲戚接济帮衬。可自从王鹏确诊了尿毒症,不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钱,亲戚们把能尽的力也都用尽了,现在已经无能为力。王金美绝望了,为了给挽救儿子生命留一线希望,她自己彻底中断了治疗,一心扑在儿子身上。

儿子的心愿

记者看到,在王鹏的床头放着好多书,其中有《会计入门一点通》《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记职业道德》《初级电算化》等——这些书里珍藏着一个青春男儿多么美好的人生梦想啊。

记者问王鹏现在有什么愿望时,小伙子嘴唇哆嗦着,仿佛一下子戳到了伤心处,过了许久才又无精打采地说:“什么想法也没有了…………”

王金美说,其实儿子总说“想上班”。没有病倒前,他曾在山东临沂的一家酒店做经理,那也是这个小伙子意气风发、一展宏图的时候。

可现在的困境已经让王鹏彻底丧失了信心。这个月初,家里的钱彻底花光了,王鹏的透析也被迫停了下来。孩子远在山东的舅舅牵挂着外甥的病情,急忙从别处凑了几千元钱打了过来,停了半个月的透析才暂时恢复了起来。“可哪有那么多钱呢?”王金美很发愁,每次血透需要将近600元,现在一个星期透析3次,一个月的口服药还要花费将近3000元钱。一个月算下来,就要花1万多元。“这钱花完了,接下来怎么办?”儿子的病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母亲每次说起儿子的病就一直默默地泪流。王鹏不愿意看到妈妈哭,“你别哭了…………”他对妈妈说,可妈妈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止都止不住。

现在给王鹏看病,一家人精打细算,本来去县城医院透析都应该有家属陪伴,但去一次一个人光车费就要20元,所以妈妈只让王鹏一个人去,这样一次就省下了20元,每周去县城3次,一个月下来也是笔不小的费用。王鹏每次透析大概需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医院患者多,等他输完液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他就恳请医生打听一下哪个病人晚上回家,不住病床,他就在医院凑合一宿。其实他也想回家,可叫一次车就要50块钱,他舍不得。

“如果有了钱,我想带着孩子到北京好一点的医院去看看,孩子太小了…………”说到这里,王金美的眼泪又默默流了下来。

您想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成为朋友,鼓励他与病魔顽强抗争吗?您想奉献一份爱心,助这个困难的家庭一臂之力吗?王鹏电话: 爱心资助银行账户: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李海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本文标题:唐山六旬患糖尿病母亲放弃治疗救尿毒症儿子图

本文链接:http://m.p2cp.cn/news/2916.html